植物科學藝術在「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」的耕耘之下,走向文藝復興,這項結合實證科學與視覺美學的藝術,重新回到當代世人的眼中。這次,六位藝術家精細而流動的筆觸、優雅而豐富的色調,不僅將植物的生命能量帶進工作室、帶進畫紙,也帶進您可以隨身攜帶的悠遊卡中,陪伴您每天的日常,為您保留一處自然內在,畫中植物姿態怡然,留白背景也提醒您保留ㄧ份空白寧靜,接納安放難得的美好事物。
六幅畫作包括了:
Cattleya maxima var. Coerulea Hector (大花加德利雅蘭)
Hibiscus tiliaceus (黃槿)
Buddleja davidii (醉魚木)
Vanda pachara (萬代蘭)
Erythrina crista-galli (雞冠刺桐)
Campsis grandiflora (凌霄花)
【科學】
植物學藝術源自歐洲文藝復興與隨之而來的科學革命,其對植物型態精準描繪的特性,在植物科學上的鑑定與分類發揮了極大的助益。
【藝術】
將原生自大自然的植物在潔淨的背景中平衡、協調地呈現,並充分表現其栩栩如生的生命力,有賴於藝術家們對美學的感受與畫面的想像力。
【生態】
植物是生態中的一環,植物學藝術之美引發我們對植物深刻的喜愛,了解生態之精妙與偉大並翻轉對自然世界的概念,生態成為人類學習與保護的對象。
【療癒】
植物學藝術創作讓我們恬靜地陪伴自己,在線條的流動與色彩浸染中,與植物平靜與恆定的能量結合,離開喧囂與躁動,回歸內在的自然。